外媒解析中国私人安保公司:在海外作用很大 但不配武器
- 分类:行业动态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7-04-02
- 访问量:0
【概要描述】参考消息网4月2日报道俄新社3月23日刊发伊利亚的文章《中国私人安保公司——没有武器的士兵》称,南苏丹武装分子近日宣称劫持了石油财团达尔石油作业公司的4名员工。
外媒解析中国私人安保公司:在海外作用很大 但不配武器
【概要描述】参考消息网4月2日报道俄新社3月23日刊发伊利亚的文章《中国私人安保公司——没有武器的士兵》称,南苏丹武装分子近日宣称劫持了石油财团达尔石油作业公司的4名员工。
- 分类:行业动态
- 作者:
- 来源:
- 发布时间:2017-04-02
- 访问量:0
参考消息网4月2日报道 俄新社3月23日刊发伊利亚的文章《中国私人安保公司——没有武器的士兵》称,南苏丹武装分子近日宣称劫持了石油财团达尔石油作业公司的4名员工。该财团包括中国两大石油巨头—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(中石油)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(中石化),以及马来西亚的国营石油公司。需要中国资金的南苏丹政府向中国伙伴保证,会采取一切措施改善石油公司员工的安全。
2016年夏,2名中国维和人员在南苏丹牺牲。中石油也不得不撤离自己的员工。当时负责保护石油工人的是中国民营安保公司——德威集团,他们冒着武装分子的枪林弹雨成功撤出330名中国公民。
从2004年起,约50名中国人在热点地区被杀害,数万人需要撤离。
海外人员和经济利益需要保护
目前,中国仅国有企业就有数十万员工在海外工作。在国外工作的中国公民总数大概有数百万,中资企业几万家。
中国正在落实“一带一路”构想(建设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和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),计划加强与中亚、西亚、中东、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,兴建基础设施,保障本国的原料供应并开拓销售市场。境外日益增长的商业利益、投资、人员、设施和运输路线都需要保护。出于地缘政治、外交和经济原因,中国不能只依靠军队来进行安保。
不用外国人,还是我们自己来吧!
直至不久前,中资企业还在与西方和当地的私人安保公司合作。但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变化,尤其是在南苏丹事件后。
2016年,中国政府就表示,必须在紧急情况下保证在危险地区工作的中资企业的安全。而后,德威集团宣布,计划在南苏丹和中非共和国建立两个“安全营”,以便将其推广到所有有中国经济利益的不稳定国家。
目前,德威集团在中国有模拟“典型”中东小城的营地,以开展在恐怖分子炮火下疏散人员和解救人质的训练。自2013年起,约9万名海外中资企业的中方员工在这里接受过培训。该公司共有352名员工在海外(南苏丹、埃塞俄比亚、肯尼亚)工作,还在当地雇佣了约3000名安保人员。
2016年,中国各民营安保公司共有3200人在海外工作。相比之下,在联合国维和部队服役的中国军人有2600人。
中国安保人员大多不配武器
多数中国安保人员并不配备武器。中国不希望本国私人安保公司像西方公司那样成为国际社会、媒体和维权人士追踪的对象,比如黑水公司。
但如今黑水公司创始人、美国人埃里克·普林斯入股了一家与中国国有企业关系密切、为中国人在非洲做项目的香港安保公司。普林斯还计划在中国的云南和新疆设立基地。他说,这是为保障中国公司运营安全而设立的培训基地。
尽管中国私人安保公司对外宣称不装备武器,但是在南苏丹和伊拉克,他们“指挥”当地的分包单位。一旦出现紧急情况,这些中国公司可以向分包单位“借”武器。
安保公司业务发展空间巨大
中国的私人安保公司难以称为市场玩家。因为它们雇佣的主要是退伍军人和警察,受国家机构控制,主要客户也都是大型国有公司。
正是在国家的号召之下,这些公司才应运而生。2007年,为保护600名中国外交官,外交部成立了领事保护中心,负责保障大使馆和外交官的安全。2009年,有人提出派中国警察部队保护中资企业在阿富汗的铜矿山。
最终,中国作出了一项战略选择:既不依靠在海外工作的国家强力机构,也不依靠维和人员和外国私人安保公司,而是依靠本国的民营安保公司。
如今,中资企业已不再与美国人或英国人签合同,它们选择的是中国自己的私人安保公司。热点地区的中资企业不必再雇佣常常毫无用处的当地保安,也无须雇佣西方国家的私人安保公司。
目前,海外的中资企业每年为安保花费100亿美元,但只有10%落进了中国安保公司的口袋。可见,这项业务的发展空间巨大。(编译/丁楠)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推荐新闻
Copyright © 广东鑫诺安保安服务有限公司 粤ICP备18035987号
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 惠州